第104章 改元泰昌,新年难过
钉子街,为漕船提供油灰、麻灰的作坊一条街灰厂街,为漕船提供水桶、亮子的作坊一条街箍桶巷。 ??这冬天的几个月却是这些留在临清的工匠们生意最好的几个月。 ??不能造船,可以修船啊。 ??左右无法通行,趁这个时间对船只进行一下维护保养,那就是最好的时间窗口。 ??“爹什麽时候才能回来?”打绳口胡同里一户人家的孩子盼着父亲回家。 ??“快了,快了。”妇人安抚着他,但也倚门相侯。 ??除夕之夜,当家的还在忙。 ??今天应该能先结些工钱回家过年,已经忙了这麽久。 ??此时停泊着许多商船的一处泊湾旁,许多工匠分成数团,围着不同的几个人。 ??“说好的工钱,怎麽只有七成?” ??“山海关出事後,朝廷旨意已经发到了临清。自明年开始,过钞关要交更多银子了!若是往後真的要加税,我们这生意也难做了。不是不足给,先过个年,年後还有活,年後再补齐。因为这变故,如今东主们正在上下打点,手头上不宽裕,银子一时也调不过来嘛!” ??上面的政策下来,压力和负担先直接传导向最底层的百姓。 ??说好的工钱眼下只能拿七成,他们纷纷不依。 ??这个夜里,户部在临清榷税分司的官吏家里都客似云来,纷纷打探着消息、商量着对策。 ??这临清钞关初设时由御史或户部佐官兼理,弘治年间之後由户部派主事一人负责,一年一换。嘉靖年间,委任东昌府兼理,不久又改回户部。 ??过去几年,临清钞关是由马堂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