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文官给钱,武将授勳
??官员大多还有家仆、幕僚等其他支出,这自然就多了不少常例银、年敬、节敬…… ??虽然宋末也有折色,但人家这种“敬”可基本都是合法的,不像如今其实只是潜规则。 ??以常例银为例,一个知县的常例银,包含夏绢银、秋粮银、绢、里甲丁田银、盐粮长银、均徭银、黄册银、盐引银、催甲银、柴薪银……乱七八糟加在一起,一县每年给知县的常例银大体在二千两上下了,这约摸是知县俸禄的近百倍。 ??现在皇帝说要给百官加俸,能加到这个水平? ??或者说加了这些,这常例银等潜在收入就会消失了? ??朱常洛在众人的眼神中说道:“此前缺员众多,百官辛劳。上至一品,下至从九品,算个数,考功分个等,朕从内帑拨应所需,发一笔年终勤职银。” ??大明一共有多少正式文臣编制? ??明初定制,两京各九百四十人,地方共八千七百八十二人。其中,七品以上一共只有二千九百九十五人。 ??这还是满员的情况下。 ??当然了,时过境迁。大明疆域、府县数量都有调整,自然也加了不少官位,但又有不少是身兼二三职。 ??总体而言,大明职官当中,文官序列里的总数都是不过万人的。 ??所以文臣总是喷内臣、京营等数目过大,并不是没有道理:都是吃国家饭,你们的规模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现在朱常洛给了个大方向,养心殿中众臣愕然。 ??只给现在已在任的文官们发什麽年终勤职银,当然是能施恩京里京外诸官,但是给多少? ??一个知县一年常例银就是两千两上下,给少了起不到作用,给多了您愿意?拿得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