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南官北官,各有意见
??朝参官们的沉默似乎传递着这样的态度。 ??第三天,皇帝又说:“兵部尚书田乐奏请新增金花银由单可择闲用之遮洋总经海路转运,朕觉得这倒是个办法,卿等以为如何,可具本奏呈。” ??这一下子,朝会之後可就炸了锅。 ??通过三天对同一件事的连续说话,皇帝想要支持北京户部的心思足够明显。 ??举荐龚应祥这个举人来做工科都给事的应该也是田乐吧?皇帝这是第一次明确点明谁通过密奏说了什麽事。 ??这一天的司礼监外书房终於又开始热闹起来,北京诸部衙里也热闹起来。 ??朝会上不让商议,私底下可以争辩啊。 ??争辩的双方,渐渐变成“北官”和“南官”。 ??田乐是河间府人,他当然是北官。申时行和王锡爵嘛,他们可都是苏州府人,沈一贯也是浙人。 ??朝堂上,北官一直是弱势群体。 ??因为南宋的存在,因为蒙元在北方的统治,文教昌盛之地早就转移到南方。?? ??大明初年,科举还不得不分设南北二榜来取士,以免朝堂尽是南人。??遮洋总被田乐提了出来,北官顿时找到了抓手。 ??而南官里面也不是没有“叛徒”,毕竟北京户部的官员是希望自己手上多一份权力的。 ??还有一些正直的人,也隐晦地认为南京户部有“挟漕自重”之嫌。 ??第四天的朝会上,群臣目瞪口呆地看着内臣把一面屏风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