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宫中选後,谁偏不从
粮食的利润最大化,还是要运到北边才行。民船输运,中途七大钞关,综合成本算下来又不如和漕军合作。 ??总之到了京城,一石米的纯粹成本确实已经翻了一倍有余。 ??在京城做生意,店租、契税、各方势力打点好,还要雇夥计,算上各种各样的隐形成本,京城米价在一两银子左右一石实属正常。 ??王锡爵却不同意这一点:“这回不同。事虽因登极诏不言蠲免而起,这回米价涨起来,便是有人蓄意谋划。以京师安稳相挟,哪怕米价还没过分,真掂量出来又是何等罪过?” ??“……也不知陛下将如何应对。” ??有人带了头闭店歇业,只怕随後还有跟着一起这麽做的。 ??这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先耗着:昌明粮行若是有能耐,尽可一力支撑京城这百万人丁的口粮看看。 ??能撑三个月,能撑半年、能撑一年吗??? ??不做京城粮食的生意了行不行? ??“皇帝,可是不妥?”看皇帝一直看着三人的画像不说话,王喜姐小心地问了问。??经过重重筛选,王安那边主持着经过了相面再定下了最终的五十人名单之後,是两位太后从中一一召见,选出了三人。 ??除了那出身山西的介休范氏,王喜姐自然担心皇帝不满於另两人的挑选。 ??“……并无不妥。”朱常洛回过神来,对田义点了点头,“让她们三人先过来吧。” ??“是。” ??田义朝屏风那边的王安示意了一下,王安则站在屏风旁边脆声喊了起来:“陛下有旨,介休范氏、大兴郭氏、宛平刘氏觐见。” ??乾清宫院内的甬道上面,实则五十人都候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