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大明军政的悄然变化
过了三天,旨意也过了长江,到了朱常洛提到的那个解经傅手上。 ??泰昌元年的进士,他是当时和公鼐、程启南、孟希孔等人一同南下任官的人,授职南京兵部主事。 ??当年辞陛时,他在御前一句“江南若自矜自傲,便是平庸浅见”,得了皇帝“说得好”的赞赏。 ??而解经傅是有抱负的。?? ??也是有专长的。??平夷伯陈璘提督长江水师,到了南京解决完江右程家假冒倭寇一案之後,他就把精力放在了皇帝提出的整顿水师、培养水军人才上。 ??整顿水师涉及到战舰的建造、维修,涉及到龙江船厂,也有南京兵部帮得上忙的地方。 ??培养水师人才,那就要提到大明官方的两个军校。 ??在大明,保定府有专门的一个武校,一般被称为武学,专门培养千总以下的各级陆军军官,也是武举当中的“国子监”。这些武贡生,正是泰昌朝以来武举考试的一大主力。 ??而南京也有一个专门的武校,这里被称为舟学,是专门培养水师军官的。 ??枢密院成立以前,这一南一北两大武校已经荒废已久。 ??但皇帝既然设了枢密院,田乐既然知道皇帝的志向,武举还有了专门的殿试,这两个武校哪里能够不重新拾掇拾掇? ??别的不说,保定武学直接迁到了离北京城更近的密云县,南京舟学更是在兵部归枢密院管之後,由南京兵部专派郎中一员来管理。 ??现在南京舟学的郎中正是解经傅。 ??他是个成熟的老师,尤其是教武学生的好老师。 ??因为中进士前,他既对兵法感兴趣,深谙兵法韬略,又确实做过老师。 ??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