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全体眼红的好位置
磅的决定一下子震惊了殿中诸人。 ??相比地方上提高学官的地位,这才是对大明文教和科举体系的一个重大改变。 ??而太学的设立,先例都在那里。 ??西周时就有太学一词,只不过那个时候名字不一样,比如说成均。朝鲜的成均馆,就是效仿的古法。 ??正式的太学在汉时才开始有,最初只设五经博士,学子称为博士弟子。两汉鼎盛时,太学生曾多至三万人。 ??唐时开始,才以国子监为最高的部门,下面管理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各种学校。 ??宋初开始,就只设国子监。是到了庆历新政时,才有了新的太学。内舍生免试,宋代也是这麽做的。 ??现在朱常洛提出了大学、中学、小学的概念,无非还是落脚於那一句“大学之道”,想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上策,让天下官绅“有耻且格”。 ??但显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包括了各个阶段的生员来源。 ??朱常洛确实早就想过很多了,包括让朱载堉这个叔祖到京城来。 ??太学这种老概念被重新用起来,正因为当年它其实更有包容性,其下有许多学科。这个概念既容易被接受,也算得上是大明文教的一个重磅事件,足以向天下官绅表达皇帝重视文教、士绅的态度。 ??至於朱常洛想在其中微调的东西,在“太学再现”这种级别的事件面前就不算什麽了,那不算注意力的焦点,即便注意到了也不过是“复古”。 ??复古好啊!虽然皇帝复得有点太古了,但多少算是对“新法”的调和不是? ??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