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文:浅谈传统武术与国术以及打、练心得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之我的夫君是美人儿、骄女谋略、昀草花将、与世无言、下一个夏天没有你、九龙鬼域、她悄悄的来了、末世之冰纪元、妾自青楼出、所以,我和编辑结婚了
得考虑现实的问题,怎麽样传播武术呢,如果就直接怎麽叫的话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的问题,一是教学难度大,各门派,各类别的武术都有一套自己的联系方法,习练时间长,练习难度大,你让一般人怎麽学,根本吃不了这些苦啊,二是老师稀缺,教学与收徒严格,各门各派中虽然弟子很多,种类也不少,但是老师不多啊,经过长期的动荡,当年的大门大牌都只剩下小猫三两只了(只是形容,无任何贬义,我们一门也是这般情况),老师傅教不了那麽多徒弟啊,而且教了的话,先不说能不能都教对(毕竟人多了没办法挨个纠正),就是都学对了,惹事怎麽办。最後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武术实战型强,手段狠辣,加上习练者强於一般人的身体素质,刚刚稳定下来的新中国突然冒出一大堆门派高手,这不利於社会的稳定啊。於是新中国成立以後组建的中国武术协会老一代武术家们便想了一招,将流传最为广泛的拳种的传人叫道一起,大家将基础的套路贡献出来,删繁就简,变成拥有健身效果并且简单易学易教还适合大部分年龄段学习的武术套路。这被现在的人成为简化套路。这些套路又被细化成了适合普通人学习的,利於推广普及的健身套路、还有就是运动员赛场上拚比“高”“难”“美”的竞赛套路(本人是竞赛套路出身)。既然这些仅剩真正武术的皮毛的被称为“当代武术”,那麽以前那些真正的具有更好的养生效果以及技击效果的武术怎麽称呼呢,於是“传统武术”一词便出现了。 所以现在大家在形容一个拳种时,可以用“传统武术”来称呼,而不是“国术”,国术是应该符合国情、符合时代背景与历史要求的,那麽符合当今社会人民需求的、符合国情的“国术”应该是什麽样的呢,去广场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