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大明国师在线阅读 - 第519章 尽心

第519章 尽心

散,不妨说‘工夫所至,即为本体’,尽心而得本体,有违先儒之论。”

    ??破题的思路,基本都是一致的。

    ??既然反方辩手始终强调尽心而得本体的宋儒观点,那就去先秦儒家的理论上找依据。

    ??反正理论体系上,肯定是古代圣人的观点,更加有权威性。

    ??而在宋儒这里,是强调有心体或性体之类的一先天本体,然後经由工夫,复其本体。

    ??正方辩手们,就强调先尽心工夫,工夫精熟,心体流行自然条理分明,此为性体或者说本体的根本,在这个逻辑框架下,本体不再是一先天本体,而是工夫所至,心的一种良好状态或属性。

    ??“不然!”

    ??杨士奇固执道:“人生时浩然之气,被那气质混浊颓塌之气所遮掩,这浩然之气,乃是工夫後养得。”

    ??解缙笑道:“浩然之气本非固有,如何养得?与那昏浊颓塌之气不过是一气罢了,工夫则点铁成金,不是将好气来,换却此气去也。”

    ??杨士奇坚持道:“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而喜怒忧惧,随感而应,妍媸俯仰,因物赋形者,亦其用之所不能无者也。”

    ??这里就是分别从体、用两个方面来论说人心,也是程朱理学对於人心的经典论断。

    ??从本体的一面来讲,认为人心本体、本真的一面如明鉴一般纯净虚明,不染一物,又如衡器(天平)一般公平公正,不着私意;但在发用的一面,则认为人心不能不因“喜怒忧惧”、“妍媸俯仰”这些外在情绪表现出随感而应、因物赋形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