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大明国师在线阅读 - 第503章 京营

第503章 京营

文帝还只是让魏国公徐辉祖领京师诸卫援山东,跟京营这种同一的指挥、训练、参谋、後勤单位是有巨大差异的。

    ??靖难之役结束後,朱棣将最亲信的燕军主力留在南京,而以北平、大宁的部分部队回去驻防,还是没有统一的京营。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是永乐六年的时候调集的内外马步军八万人北巡北京,全军分驾前军和五军,永乐七年因为丘福在漠北全军覆没,朱棣无帅可用必须亲自北征,所以又抽调各都司兵马共八万五千人赴京从征,加起来十六、十七万人,组成了北征大军也就是京营,出征军中督率左右哨、掖的总兵官,就是率外地军赶赴北京的各地镇守总兵官。

    ??譬如何福後继任的宁夏总兵官陈懋,史书上就记载“十一年冬还镇,十二年春,上复亲征,公仍将左军,明年还镇。二十年春,上复北征,公率所部兵以从,还京”。

    ??第二次北征结束後,外地军队也是解散还乡的,所以第三次北征需要再度调兵将入京,而後三次北征连年发动,绝大部分外地军未曾遣返,在京师保持着出征时的五军营编制,继而形成了京营三大营的班底。

    ??而之所以说京营三大营“成於永乐、定於仁宣”,就是因为前两次北征後,各部队解散还卫,连驾前精锐部队也未保留,但後三次北征在三年中连续发动,军队常驻北京,来不及解散还卫,而随着朱棣死於榆木川,仁宣在一年内接连登基,内忧外患俱在,为了抓住这支能征善战的主力野战部队的军权,把京营三大营定下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太宗实录》里面如果不是战斗,就肯定没有三大营的名字出现,而以後的实录则是频繁出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