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求仁得仁
书迷正在阅读: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海贼:百兽里的炽天使、同桌竟是我的病娇读者、斗罗:从穿越朱竹清开始、我,木叶的人生导师、启明1158、海贼:开局觉醒死神模板、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诸天:从射雕开始、只有恋碍选项
如果田乞在“谭”地自杀,真的能够消除掉田氏的一些负面,到时候智氏或者谁向对田氏斩尽杀绝,将会变成一种不留余地。 而春秋讲究的就是留下余地,斩尽杀绝相反是一种会遭到谴责的行为。 说白了无非就是贵族觉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互相之间有规则存在,不斩尽杀绝是谁都有落魄的那一天,没人希望规则被彻底打破,搞到一个绝祀的下场,或是落魄之後彻底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所以,翻一翻史书会发现一点,即便是哪个贵族再怎麽该死,还是极少出现鸡犬不留的例子,相反留下子嗣是占了绝大多数。 讲道理,智瑶会破坏一些规则,对於大多数规矩则是没打算移除。 伟业大到如始皇帝,横扫宇内之後一样没有对六国王室斩尽杀绝。 後世很多人说始皇帝没有斩草除根是败笔,不知道的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就是那样,并且没有考虑一下斩尽杀绝之後,那些原本投降的六国贵族会怎麽样。 会有人拿後面秦二世时的反叛来证明斩尽杀绝的必要,问题是历史上不少在离定鼎天下最後一步时,过於苛待旧朝官员而没将那一步迈出去啊。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於自己的三观和规则,不能一概而论。 智瑶无比清楚一点,自己要做的不是打破所有坛坛罐罐,受到一些既定规则的约束,去遵从对大目标不是致命相驳的规矩属於是应该的妥协。 如果智瑶是从一穷二白自己发展起来,除非是一开始就席卷天下,要不然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