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发家前奏曲
方九爷和里正家里,还有村里几乎勉强还拿的出来手里余钱的人家,都一起开始动工。 按照陆见安的规划,这些房子最好是在一起。 这样有利於以後招揽丝商。 大规模养殖要的就是规模。 这样无论是水头丝商都会看中,值得跑一趟。 更重要的是,陆见安推广的豆腐渣养蚕技术。 要是真的可行,村里人几乎可以看见开辟了一条新的养蚕技术。 要知道桑树占了很多田地。 村里人拥有良田的人家不多,粮食供应紧张。 凤山县周边能有自己产粮食自给自足的真没有。 这样的话节省下来田地可以种粮食。 菽又不是一年四季可以种的。 主要空出来一旬的时间种,其他时间地里还是在种其他的粮食作物。 开了春,陆见安已经让种上了小麦。 这里的人一般种水稻。 可是考虑到後面的菽的需要,种小麦不耽误播种收获,小麦的产量要比稻谷稍微多一些。 虽然和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可是只要吃饱肚子,吃什麽不是吃。 再说了,节省的时间种出菽来,多了两季蚕。 那就是多了好多银子。 多了银子,买什麽不能买啊。 凤山县可不缺粮行。 别说凤山县,就是临安府这一块地方都不缺粮行。 虽然很多人没见过陆见安的豆腐渣养蚕,可是不妨碍人们对於房家本家的信任。 房家嫡枝的惊艳,很多人都知道,现在有嫡枝的人带着,他们多少心里有些底气。 只盼着真的像陆见安说的那样,那麽他们一年四季蚕,想一想就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