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澳门文学编年史(全五册)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澳门文学编年史3》(2)

第五十五章《澳门文学编年史3》(2)

特性,这无论是相对当时狂热政治化的内地文学,或是现代派滥觞的台湾文学,或是武侠言情小说流行的香港文坛而言,都是独特的。

    澳门70年代文学处在自在发展的阶段,以澳门本土文学阵地为主,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各文体均衡,齐头并进;相对而言,在香港、海外发表的作品篇数占3.1%,反而香港的许多作家,尤其是长篇武侠、言情题材的小说均发表在澳门文学副刊上,这种现象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需要引起关注。

    副刊与小说创作的繁盛

    通常对澳门文学有一个定见,即认为:“澳门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却自有其独特之处:在文学诸品种中,诗歌、散文一路领先,小说反而滞後,戏剧则相当活跃、成绩不俗。”1事实上,澳门70年代小说成果不仅颇为壮观、辉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其他文体而显示勃勃生机。

    ①  王宗法:《澳门文学的独特性》,《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② 参见凌钝选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澳门:澳门文学基金会,1994年。

    《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在十年间发表各种形式主题的小说共378部,从数量上,相对通常认为的澳门离岸文学小说34篇2(本书经考据,共查出37篇)的比较,明显是压倒性的多数,是对“澳门七十年代无文学”的“离岸”一说的有力质疑。而如果对这些作品进行整理研究,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则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如果以连载小说而论,为《澳门日报》写连载小说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的是鲁茂。澳门着名作家鲁茂,原名邱子维,另有笔名柳惠、万山红、梅若诗、鲁牛、余振中,在10年间共发表长中篇小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