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澳门文学编年史1》(2)
书迷正在阅读:娱乐:沉睡十年,醒来火爆世界、复联後世代:从绝境病毒开始、我家後院通火影小人国、奥特:开局融合等离子火花、怪盗基德:月光下魔术师KID、我在木叶捡垃圾、直播算命:我预测了末日到来、海贼:开局成为蜡烛人MR3、绑定国运,我成为了剑圣盖聂、铠甲:我的天赋强无敌
种没有形象的形象难以被接受,那不妨将之作为澳门文学特有的生态进行考察。 ??澳门直至今天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业作家,澳门的各路文学家一开始就疏离了文学专家化的路数。汤显祖和贾梅士虽然在不尽相同的传说中住过澳门,相信他们也绝不是以作家的身份在这里“体验生活”或是驻场写作的角色,就像後来郁达夫等现代文学家路过澳门或在此小住,但都不能算是澳门文学场域的专业作家。即便是到了社会分工更加细密的当代,澳门文学家仍然体现着业余性和非专业化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澳门不重视文学。相反,澳门人对文学的涉足欲可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强烈。澳门人的写作活动乃至文化活动主要是通过文学写作展开。据澳门中央图书馆为纪念建馆100周年在1995年举行的《澳门中文作家作品展》统计,由图书馆搜集展览的近十年中文图书共计86种,其中包括针灸类的着作等杂着,并非全是创作性的作品。属於文学性写作的书籍有46种,还不包括类似於写作学的《写作三节棍》(吴国昌、江洵美着,香港青文书屋,1989年)和《论作家的创作体验》(张春昉着,澳门出版社,1993年)在内的语文学习与文学欣赏相结合的作品。由此可见文学性的写作在澳门当时文化运作中的突出地位。 ??有人说澳门就人口比例以及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诗人量而言,诗人的密度应为全球最高。《澳门现代诗刊》发刊词指出:“据初步统计,澳门面积目前不到十八平方公里,而几乎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两位写现代诗或新诗的文学‘好事之徒’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