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设局
见佃户时,佃户们战战兢兢的模样让赵与荃很是威风了一把,回到家中,夜里还难得的和夫人亲热了一回,而不是宿在小妾处。接下来的半旬,他的欢喜渐渐被一种焦躁取代,每日在丁村与洛阳之间跑来跑去的时候,这种焦躁便会变成心火,煎得他五内俱焚。 ??原因无它,在洛阳可以看到一份新的报纸《大宋商报》,与《时代周刊》等报纸关注学术、政策和舆论导向不同,这份日报在商言商,全是赤裸裸的各地商务信息,比如说,每一期中都有专门栏目公布前日徐州的棉花收购价格、华亭的生丝收购价格、临安的粮食价格等等信息。赵与荃眼见着棉花价格日日都在上涨,商报中关於棉花价格暴涨原因专门做了份专题,得出的结论是需求提高了价格,而不是囤积。与之相对应,却是棉布的价格在下降,下降的原因是产能的扩大,仅徐州一地,便有大小棉纺工厂六十余家,而各州府和商埠,也纷纷有棉织厂开工。棉价上涨本是让赵与荃高兴的事情,可是他的棉花尚未脱籽,就算是脱了籽,他在洛阳的工厂尚未开工,谁知道等他的工厂开工之後织出来的布还能卖得什麽价钱! ??“老爷,洛阳城里的郎大官人来访。” ??这一日他正在刚布置好的书房里生着闷气,忽然管家来报道。这位郎大官人是赵与荃来到洛阳之後结识的第一批朋友之一,名为郎永和,与他一般,也是自南方迁来的,借着光复的时机,在洛阳郊外买下了座庄子,不过他本钱少些,庄子有地三千余亩,全种的都是棉花。赵与荃闻言心中一动,原先二人有个口头的约定,在赵与荃的棉织厂开工之後,要收购他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