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白驹过隙休蹉跎
宋数一数二的诗家,得到他的手稿,着实是了不得的收获。便是赵子曰也禁不住露出最真心的笑容,他幼年时出身卑微未能入学,却对读书人甚是敬仰,故此才会给自己取了一个“子曰”的名字,即使如今发迹了也不肯更改。 ??真德秀与陆子聿倒不是为了曲意交好赵子曰而如此,一则当初秀娘确实义名传於天下,二则赵子曰经营徐州数年,徐州便成了天下城池的典范,无论是民生还是财赋上,都远胜过真德秀所治的楚州。真德秀虽然迂直,却对真正有才能的人甚为钦佩,见识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知汴梁之後与流求学子交往更深,对於赵子曰当初在徐州的政略,他更是有了深切体会。 ??对赵子曰这个人,他也是心怀敬意,出身寒微,好学不倦,坚忍大胆,忠心耿耿,真德秀可以找到许多赞美他的言语。 ??“不知赵贤弟此次来汴梁有何贵乾,也不通知一声,让真某为贤弟接风洗尘。”真德秀又道。 ??他们谈起正事,六娘便乖乖地站在赵子曰身後。只听得赵子曰笑道:“汴梁乃我大宋故都,我在流求时便曾多次想来见识一番,如今积了些假日,便来这里了。” ??“二位都是手绾一方重权,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众人入座之後,陆子聿略一迟疑然後说道。赵子曰与真德秀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笑意,陆子聿都这般说了,无论当问不当问,总得让他问出来才行。 ??“请问,只要不违朝廷律令,赵某知无不言。”赵子曰道。 ??“陆某想问的是……朝廷几时迁回汴梁?” ??“朝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