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效率,效率,还是TM的效率
行是小术,知而行之,就是以前我们走过的路。 ??可是如果只知而不行,便如空中楼阁,流於空谈! ??也难怪你跟许存仁那老家夥说知行合一…… ??也难怪你给皇帝提议的科举改革,是将算学并入科举! ??陛下这是觉得如今儒家的风气,太过不接地气!” ??虽然刘伯温没有全猜对,但张异也默认了他的说法。 ??朱元璋的心理其实很矛盾,他一方面想找听话的人,一方面又希望听话的人能力还高。 ??但如果难以两全其美,能力终究还是占据上风。 ??所以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他推动了八股文的诞生,却在科举之後又不满意科举的结果,愣是停了十年科举。 ??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老朱在当皇帝的过程中,徘徊在新手村出不去的原因。 ??一直到胡惟庸案的爆发,皇帝才真正走出新手村,算得上一个成熟的帝王。 ??但以老朱的出身和性子,除去他多疑的心病,他对於务实这件事肯定比其他皇帝要重视,算学入科举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大概也就他能推行改革。 ??关於洪武皇帝的心态,张异没必要对刘伯温说。 ??老刘以为自己猜对了,又衍生出一个话题: ??“可如果你想将科举落在实处,知行合一! ??我认为算学入科举都不够彻底,既然要务实,考核的标准也要务实起来! ??譬如,可以出一道题目,设置一个难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去解决……” ??听着刘伯温侃侃而谈,张异也佩服眼前这老头。 ??不愧是未来民间被评为智慧最高的,传说最多的那批人之一的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