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不一般的父母
书迷正在阅读:本该屠龙的我意外开始修仙、皇明皇太孙、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我,黑暗巨人!善心大起、骑士从空我开始、奥特曼之黑暗星纹、人在迪迦,开局伽马未来!、快穿:炮灰女主靠搞功德系统成神、我能看到精灵剧本
听说十八房制名额已经下来了!” ??一早,祝老头就兴奋地到秦邵这通信儿。 ??十八房其实就是皇帝任命的主考官,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十八人,也即是传说中的“十八房制”。 ??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有很大的权利,不同人所治内容不同,喜好也就不同。 ??大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但也并非都要考。 ??四书是必考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选一项即可,即为治一经。 ??大明学子治《诗》、《书》、《礼》、《易》居多,治《礼记》、《春秋》的相比较少些。 ??到了後期更是少。 ??原因被大明奉为圭臬的程朱对《诗》、《书》、《易》做了注释,很多学子觉得那就是官方注释。 ??而另外两本没有注视,尤其是《春秋》微言大义,相比较不好研习,所治之人也相比较少些。 ??因为参加科考,秦邵为了解里面的门道,打听了很多信息。 ??就他所了解的先前几届会试,治《诗》的有三千多人,易经和书经的有二千多人,而《礼记》和《春秋》的均只有六百多人,相差了将近五倍。 ??考官名额下来之後,很多学子就会打听那些考官所治本经,有些学子为投机取巧,会故意选择考官所治之经。 ??秦邵觉得这样其实作用不大,士子选择何经作为本经,往往与其家学渊源、导师的影响、就读县学、府学的影响有关。 ??很多人专注一种已经很多年,突然改变,除非都学得很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