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约期而击
大族都搬迁到了建康城中。 ??比如吴郡的顾氏,顾雍就做主将族人都接到了建康城中,只留田产和祖宅在吴郡。 ??顾雍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家族的长久大计,建康这里拥有当今天下最昌盛的教育环境。 ??不仅仅有官府在建康城中建设了十余所学校,还有大量的大儒、学士定居於此,收录弟子,教书育人。 ??由於董卓乱政,雒阳太学被焚毁,所以汉末的学术中心有一次大规模的向南转移,从雒阳转移到了襄阳。 ??在刘表的治理下,起初荆州人情好扰,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尉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後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待孙策击破刘表,便迁荆州典籍往江东,又令名士陈纪在建康亲设学宫,立碑校五书文字等,遂使天下之文士咸集於建康。 ??比如极其着名的文士王粲、还有拜大儒宋忠为师的潘濬以及潘濬的表亲、蜀汉四相之一的蒋琬等人,都在建康学游学。 ??这些人在建康习文尚武,准备出仕,自然使得江东人才济济! ??随随便便拿出一人来,就可能是宰相之才,大将之资。 ??到了如今,中原之地的士人再无法鄙夷江东为荒蛮之地。相反许多中原士人要携书到建康游学,到学宫石碑前比较文字,向大儒请教如何释义。 ??甚至天子亦曾经遣使到江东,请求江东供奉校正过的五经典籍,请江东派博士入宫中任职。 ??如今江东进入休养生息,建康城中愈发繁华,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