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徐鹤的异端学说
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 ??听得懂的,若有所思地品味徐鹤话中的意思。 ????听不懂的……算了,他们已经抠脚吹牛逼了! ??“下面来说说【气】的分歧!” ??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 ??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最後归宿,学能变化气质。 ??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最後是【心】的概念。 ??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於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 ??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 ??徐鹤说得很慢,尽量让每个想听的人都能听清,并且还给大家留出了思考的时间。 ??最後徐鹤解释道:“回到刚刚开头时,我举的例子。” ??“那能不能可以认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