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可知,商君在主持秦国变法之前,曾有南门立木的故事?” ??听到南门立木这四个字,德川家齐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秦孝公十三年和十九年,商鞅先後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後加至五十金,於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松下一晚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让幕府效仿商鞅变法前“南门立木”的故智,上演一出倭国版的“徙木立信”以竖立起幕府言出必践的形象,从而提升幕府在倭国人心中的可信度。 ??暗自琢磨一番後,德川家齐越想便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再望向松下一晚的目光中也没有了刚才的那一丝不满,反倒充满了赞赏。 ??当然,效仿归效仿,直接照抄却是不行的,因为倭国的众多藩主和大名同样也知道“南门立木”的故事,他们绝不会眼睁睁的放任幕府上演“徙木立信”。 ??毕竟,一个在倭国人心中言出必践的幕府,影响到的可是所有人的利益——当倭国人都认同幕府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愿意听从幕府的命令,这就意味着那些藩主、大名有可能会失去对他们封地的控制权。 ??想到这里,德川家齐便笑着问道:“松下君可有什麽好的想法?” ??松下一晚心中长舒一口气,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