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政令不通?好办!
书迷正在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英灵时代,十连保底、木叶的词条系忍者、转生眼中的英灵时代、遮天:开局寄生帝屍,我妈是女帝、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变身非常大小姐、退圈後,老祖宗靠玄学爆红了、被异形寄生的我,才不是蜘蛛侠!、一人:王也师兄,我靠叛逆升级!
??第31章 政令不通?好办!一口气将朱元璋的来信读完,李晗揉了揉眼睛,让大脑休息休息。 老朱还真是个问题宝宝呢。 当然,治理一个国家,自然会面对无数的问题,摆在朱元璋这里,首要面对的,便是由洞庭湖洪涝引发的政令消息传递过慢的问题。 洞庭湖在洪武十五年发生了洪涝吗? 李晗仔细想了想,没有什麽印象,不过明朝哪年不遇到个洪涝乾旱的? 实属大明的日常。 或许这一次并未造成严重伤亡,所以没有在史籍中留下一笔,很有可能只记载於当地县志中。 只是由此延伸出来的政令传递不通达,传递速度太慢的问题,倒是启发了李晗。 近代以前的历史中,传递消息有且只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驿站,一种便是镖局,另一种,便是榜文了。 驿站和镖局除了功能有所区别外,其性质也大差不差。 至於榜文的话,只能适用於公开发布的消息,比如通缉令,又或者是发布科举金榜。 像洪涝这种紧急消息传递,相信没有哪个官员脑袋进水会选择用榜文来传递。 因此面对紧急情况时,朝廷传递政令就只有驿站这一种选择。 所谓快马加鞭,日行八百,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古时一般每隔二十里左右会设一个驿站,如果是“马上飞递”的紧急消息,会每经过一个驿站换一匹马,通常速度会达到每日四百至八百里。 八百里加急便是这麽个意思。 但这个速度,在面对天灾人祸一类紧急情况时,还是太慢了。 只不过,这个困扰了朱元璋乃至历代帝王数千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