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国王学院竟然还有高手?
书迷正在阅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我在请回答1988的时候、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美漫:超欧米伽级变种人、一人之下:我在现代重建三一门、从莽穿庆余年开始编造诸天神话、斗罗:从武魂时之虫开始、斗罗:无敌之路,从比比东开始、斗罗绝世:我的舍友叫王冬、转生:以黑气化仙童子命开始
释。 注意,此时物理学家并不知道X射线是光的一种,不然也就没必要争论了。 所以,支持X射线粒子说的亨利·布拉格教授站了出来。 他不仅用粒子说解释了散射,还假设X射线粒子具有旋转性,这样就能解释偏振现象了。 於是,双方各执一词,在1907年-1908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的主战场,就是《自然》杂志。 双方你来我往,隔一段时间就发表论文,证明各自的观点。 巴克拉坚持X射线的波动性。 而亨利·布拉格坚持认为,X射线是由电子和正电荷组成中性电偶极。 两人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有各自的实验事实支撑。 这种争论虽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给科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实历史上,劳厄受到巴克拉关於X射线偏振和波动观点的影响,在1912年发表了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 劳厄发现X射线在经过某种特殊的晶体物质时,会产生衍射花纹。 这个实验结果有力证明了X射线是一种波动,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关於X射线本质的争论。 为此,劳厄获得1914年的物理诺奖。 接下来,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这父子俩对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着名的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理)。 从此开辟了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新领域。 这项技术也为後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个故事也很精彩,和伦敦国王学院有密切关系。)